首页 >> 企业资讯

助力中国LED行业前行 UL厦门办事处正式成立

关键字:

2016-05-26 14:17:40        作者:       来源:环球家电网
核心提示:2016年5月12日全球知名安全认证机构UL位于中国厦门的办事处正式成立,关注快速发展的中国LED行业,为厦门庞大的LED制造产业提供知识、技术、资质的帮助,UL一以贯之地将“点亮世界 引领未来”进行到底。

采访人:

H:环球家电网

受访人:

T:UL全球副总裁、家电与灯具部总经理Todd Denison

“中国正在向质量强国迈进,消费者也不断提高对优质产品的要求。作为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机构,UL将帮助中国企业迅速响应全球市场、消费者和纷繁复杂的供应链的需求;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转移。”全球知名的安全认证机构UL全球副总裁、家电与灯具部总经理Todd Denison 如是说。 5月12日,Mr Denison在其厦门办事处接受了来自环球家电网记者的专访。


H:UL 为何选择在厦门设立办公室?

T:作为享誉国际的检测认证服务机构,UL 先后于2003 年和 2007 年在中国设立苏州和广州运营中心,分别为华北和华南地区提供服务。此外,我们还在中国其他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设立了办公室。而此次选定厦门设立办公场所,是基于厦门乃中国 LED 灯具行业的基地之一,拥有众多领先的内销和出口企业,除此以外,家电及马达产业也在厦门蓬勃发展中。UL 长久以来就同这些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在厦门设立办公室,UL 可以为厦门乃至全国的LED灯具客户提供更深入的服务。我们的工程师们能够即时响应客户的技术咨询,为客户满足安全认证要求提供专业的支持。

H:UL 如何看待国内LED 市场?

T:中国国内的 LED 市场在过去几年快速发展,无论是商用照明还是民用照明的LED 灯具总体渗透率都有快速增长。从上游到下游,吸引了众多新制造商加入到竞争中。中国政府也为行业的发展制定了积极的政策,并显著促进了行业的发展。进入 2016 年,我们看到LED灯具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大部分制造商在技术和质量管控方面已经有了长足进步,甚至将竞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政府也调配了更多的资源去扶持国内的基础建设,例如在公共建筑及街灯上都采用了 LED 照明。LED 灯具制造商目前面临着许多价格上的挑战,很多制造商撤出市场,或者被那些具有创新、科技、质量或成本控制优势的领先企业所收购。长远来讲,我们认为中国的 LED 市场将会继续向前发展,并出现更多高效低成本的创新产品。

H:LED 照明产品的节能优势明显,同时应用层面越来越广泛,不过它的高成本是目前推广的一种阻碍。近年来LED产品价格下跌是否会推动LED 灯在中国市场的加速普及?

T:我认为会的。除了价格下降的因素外,高能效、创新型设计以及用户友好型产品带来的科技进步也同样加速了 LED 灯具的应用。近两年,我们看到更多的 LED 改造套件或 LED 灯管的出现。这将帮助消费者节省成本,可以更便捷地采用 LED 灯具。UL 与制造商已经进行过多次针对消费者替换这些改造套件,或将荧光灯管替换成 LED 灯管时所产生的安全风险评估。此举帮助制造商加速了其新品的发展及上市时间,而无需担心由此产生的安全问题,这也将加速LED 市场的发展。

H:传统照明市场会不会受到较大的冲击?价格上的下降会不会带来技术参数、使用寿命、保修期限上的负面影响?UL 如何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T:传统灯具由于能效的因素,正在逐步退出全球市场。LED 灯之所以价格降低,是由于多种因素,如经济规模、科技进步,以及为增加市场供应量加大投资等所产生的,而不是因为原材料成本下降。因此,价格/成本的减少并不会对技术安全因素产生负面影响。 而UL可以提供针对北美和全球市场准入的安全认证、性能测试服务、知识服务,将促进中国LED制造产业与国际的接轨。

H:对于中国 LED 产业在高端市场的发展情况,您有何看法?与其他国外品牌相比,中国品牌的优劣势分别有哪些?

T:目前国际品牌更多聚焦于市场细分化产品,比如互联式照明产品/系统、园艺照明。鉴于加剧的行业竞争和日益走低的市场盈利,许多国际照明品牌商正在考虑将 LED 照明业务脱离传统应用领域。而中国LED 制造商依托成本优势、快速的学习技能、广阔的国内市场和政府支持,拥有了更为明显的边际优势。具体到中国 LED 制造商的劣势,主要集中于国际品牌商仍旧掌握着许多核心专利,另一方面中国制造商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来树立自己的国际品牌形象,并打开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知名度。

H:什么样的 LED 产品可以被定义为“智能”?“智能照明”会成为一种趋势吗?它可以节省更多的能耗还是会增加成本投入?

T:比起“智能”二字,我们更倾向于使用“互联式照明产品/系统”这一术语。互联设备或者说“物联网”的应用不仅对照明业而言是绝对的发展趋势,对诸如家电、暖通空调等领域同样如此。用户所考虑的将会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体成本,其中包括初期投资,长期维护、管理及运营成本。

J:中国家电市场当前增长放缓,多数传统家电厂商正经历转型期的阵痛。UL 是如何看待中国家电业的现状?能否介绍下UL 在中国为多少家电客户提供业务服务呢?

T:我们与中国数百家家电客户均有开展合作,其中大多数客户均为行业翘楚。UL 已经洞察到目前的行业转型期,也发现许多客户开始更加关注国际市场,尤其是诸如中东、拉美和东南亚这类新兴市场以及类似互联设备这样的全新产品。UL 一直与中国家电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并为产品的全球市场准入提供安全认证和能效检测等服务。此外,UL 也通过与众多零售商及其供应商的合作提供供应链质量保障等服务。

随着中国经济供给层面的全方位改革,中国家电企业对于全球准入的知识以及解决方案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UL专业的检测服务以及检测设施将为中国家电企业走向世界提供护航。近期,为了应对兴起的互联网潮,我们还推出了网络安全保障项目。

比如,从2014年开始,我们获得了印度标准局授予的开展BIS强制认证的资质,很快,我们帮助了多家从事微波炉和灯具制造的中国制造企业进入印度市场。不久之前,我们通过与巴西的标准制定机构Inmetro的合作,开展了针对进入巴西市场的产品认证工作。此外,在中东地区,在南美地区,我们的认证检测业务都在有效开展。不久之前,我们刚刚帮助一家中国领军性暖通空调制造公司成功获得了在厄瓜多尔的首张市场准入凭证。可以说,与UL的合作能够为中国企业铺开一张通向世界的通行证。

H:在产品质量安全规范方面,UL认为中国家电企业还有哪些亟待完善的地方?UL将如何在这些方面助力中国企业发展?

T:我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在最新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许可、能效认证以及其他可以减少企业生产研发费用及市场准入时间的方面与UL展开密切的合作。目前,中国一些企业的研发工程师、质量认证部门对很多国际市场的法规要求还不够熟悉,同时,我认为一线的生产、操作工人也应该与UL密切合作,保障产品的质量规格。而我们也将为这些企业提供符合商家与市场要求的质量认证保障。

UL也致力于将北美市场上的成功经验介绍到中国来,我们在中国市场提供很多公开讲座与定制化培训即研讨会,我们还在帮助中国企业在产品开发的最初阶段就确认安全风险。 UL 与许多北美的零售商合作,帮助家电企业熟悉零售商的协议,提高其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UL一直在投资改造我们的报告机构,希望从文档式提升至数据式,从而更方便我们的制造商能够搜索到更标准的产品或零部件信息。

H:能否介绍一下 UL 在家电领域的成功案列和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单元式小型空调和热泵组合产品认证方面所提供的服务?

T:UL的Plano,TX 设施已获美国空调供热制冷协会(AHRI)批准,可以为小型空调器和热泵(USAC/ HP)认证包装产品进行测试。此项认可意味着 UL 现在所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一共有四个AHRI 认证项目,包括水源热泵以及住宅和商业制冰产品。在过去 的20 年里,UL 已帮助大批的中国知名空调厂家测试和认证产品的安全性。随着 AHRI获准新的认证,UL 能够为中国制造商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帮助他们的 USAC/  HP 产品迅速地进入北美市场,从安全性和节能的角度, 提供更优质的一站式的服务。


关于UL:UL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独立从事安全科学事业的公司,拥有120年引领行业进步的辉煌历史,旗下11, 000多名专业员工致力于为全人类创建更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通过调查研究和标准制定,UL 坚持不懈地推动安全领域的未来发展,积极满足不断增长的安全需求,并与企业,制造商,行业协会和国际监管机构密切合作,为日益复杂的全球供应链提供解决方案。

需了解有关UL认证、测试、检验、咨询及培训服务,请访问http://www.UL.com


0
发表评论
更多热评文章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5 条评论)

(2 条评论)

(2 条评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4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