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简称SINOCES)上,澳柯玛展馆里的一个看起来像卡通玩具的绿色冰桶成为了展会最大的亮点之一,这个命名为Arktek被动式疫苗存储设备。虽然其貌不扬,但因为能方便安全地保存疫苗,成为挽救许多贫困地区人口生命的重要设备,被称为“生命之桶”。
青岛造疫苗桶“为生命保温”
据澳柯玛展馆工作人员介绍,Arktek具有超级真空密封效果,无需使用电源。桶内有8个冰排和三层分离的疫苗盒,可在35天里让内部温度始终保持在0℃至10℃。它操作方便,维修简单,可随时取用疫苗,是专门为电力短缺、交通不便的非洲运输疫苗而设计的。“我们多次到非洲进行检验,受到非洲人民的热烈欢迎。”澳柯玛展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非洲发生埃博拉疫情时,我们又将这个疫苗桶改造成专门放置埃博拉试验疫苗的装置,温度可保持在零下60℃至零下80℃。”
ARKTEK被动式疫苗储存箱是由澳柯玛生产的新型疫苗储存设备,可以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采用多种超级保温技术,仅靠一个批次的冰排,即可将疫苗储存在适合的温区长达1个多月之久,并可满足约6000人社区的使用需要。此设备同时利用GPS定位技术、温度精确采集技术、温度记录仪系统、手机数据采集无线传输等技术,可以建立智能数据监控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监控平台即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对Arktek内部温度、布放位置、运行状态、电池电量、机器故障等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及管理。
疫苗冷链体系曾是世界级难题
据了解,疫苗使几十年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成为了历史,每年可帮助预防两三百万人的死亡。尽管免疫接种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由于价格昂贵及运送困难等原因,全球仍有五分之一的儿童无法获得最基本的疫苗保护。据估计,每年约有150万儿童死于腹泻和肺炎等疫苗可预防疾病,也就是说,每20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于疫苗可预防疾病。此外,每年还有数万儿童受到严重的疾病折磨。免疫接种率最低的是农村地区,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那里基础设施薄弱、电力供应不稳定,拯救生命的疫苗往往不是变质就是断货。
疫苗是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的生物制品,若未储存于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其效力将下降甚至完全遭到破坏。研究证实,若对温度敏感的疫苗进行冷冻处理,疫苗将迅速丧失效力。若将其暴露于适宜温度范围之外的高温中,疫苗在各段暴露期内渐失部分效力。若将疫苗反复进行高温处理,则疫苗将最终呈现不可逆的彻底失效。
而冷链正是将疫苗质量维持在最佳状态的全过程。冷链的起始环节为疫苗生产商,经过运输、储藏、管理等具体环节,以完成疫苗接种为终点。在冷链的各个环节,必须始终让疫苗严格保存在狭窄的可允温度范围内,以避免疫苗接种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如何建立完整、高效的疫苗冷链体系?这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2010年至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70多个国家疫苗冷链管理体系的持续调研结果表明,没有任何一国的疫苗冷链体系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各项最低标准。其中,非洲和东南亚国家在各项指标水平上,均明显落后。受地理环境、卫生资源等多方面限制,发展中国家可能在疫苗冷链领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