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媒评测

烧水也能做到极致 巴慕达(BALMUDA) K02E电水壶评测

关键字:

2018-04-12 13:12:15        作者:       来源:环球家电网
核心提示:细微处见真知, BALMUDA电水壶价格确实足够小资,但却能让你感受到”生活”的气息,细节到整机无论是金属壶体或塑料壳体没有丝毫色差,壶体的的握持······


一件好的电器你可以用十年,但一个好的设计会让你流连一家企业一辈子,BALMUDA是一家以设计见长的创新型家电企业,对原创设计追求到极致。它不走互联网企业的那种文艺范,也不走以多元化为发展路线的国际范,它只是专心把一款产品做到极致,真正的支撑起“工匠精神”这个词汇。

图片.png

因其完美的设计,市场中有诸多BALMUDA的模仿、借鉴、甚至盗版者,比如:著名的小米抄袭巴慕达净化器事件。但很少有企业能够真正模仿到它对于生活的理解,一个小小的弧度就能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这就是今天评测的主题,BALMUDA巴慕达K02E电水壶。

从功能来讲 这就一款普通的电水壶

BALMUDA制造产品的特征就是,每一样产品都从消费者根需着手作为改进,所以目前产品线虽然不多,比如烤箱、果岭风扇、净化加湿器,这些非常成熟的电器行业,说它们是红透了的红海绝不为过,在别人认为已经改无可改的情况下,BALMUDA就突然给你带来一丝新意。

图片.png

不得不说,BALMUDA选择了电水壶作为入口是一个挑战,偏偏它以独特的设计做到了。从功能来说,它就是一款普普通通的电水壶,除了烧水别无它用,没有wifi互联网功能,不能顺手煮个豆浆米糊,不能直接把茶叶扔进去泡茶。

作为一款电水壶来讲,它带来的是它独特的使用体验感。

从用途来讲 它是专业茶艺师、咖啡师的绝配

烧制热水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技术毫无壁垒。但从没人深究过热水壶的使用体验感。

你有没有倒水时候,热水从壶嘴侧漏滴下过。

你有没有泡面时候水量没有注意而过多、过少。

你的电水壶在泡茶时,会不会因为杯、茶壶过小而溢出过。

图片.png

主要原因是因为壶内水量控制以及壶嘴设计不合理而导致,水量过多或过少时,壶体需要倾斜一个非常难受的角度,导致倒出热水难控制,壶嘴的设计不佳更是导致热水溅撒的关键。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BALMUDA该款电水壶设定为600ml容量,主要针对一到两人的单次饮水量。大致对应咖啡杯3杯、泡面2碗、冲茶视茶壶容量一到两壶,一次烧水大致在3分钟以内。目的是减少不必要消耗,提升效率的同时节省厨房空间。

图片.png

壶体整体设计为顶窄底宽造型,底部为重心更适合握持的稳定性。


图片.png

图片.png

顶部壶盖采用食品级塑料,保证你在打开壶盖时绝对不会烫手,壶盖内圈配有密封性较好的阻尼圈,防止倒水时顶部水蒸气和热水溢出。同时还有四个弹簧卡扣增加接合的紧密型。

图片.png

QQ截图20180412132435.jpg

壶嘴采用象鼻式曲线设计,与壶体相接位置设置在底部三四公分的位置,它保证了你在倒水时,即使壶体只剩一滴水,你也不必要整个把水壶倾斜90°才能把水倒出。只要倾斜位置在45°到50°左右,水壶就能完全空置。

这种壶嘴的好处不仅是方便你倒水,更保证了你的热水不会顶开杯盖,从而对你造成烫伤。


图片.png

普通电水壶出水粗细不均,启停容易水流不匀,BALMUDA水壶出水速率匀称,水量更好控制。


图片.png

壶嘴的出水口做了针对性优化,倒水时即停即止,用“顺滑”两个字形容十分贴切,可以十分精确的控制好热水的倒出量。所以说对于茶艺师、咖啡师来讲就尤为重要,你也可以轻松控制好热水倒出的高度、力度,让冲泡变得更为细节化。

图片.png

图片.png

壶柄看似简单,但实际上也充满细节,手柄顶端细微的平槽有利于握持时拇指的稳定。底部提示灯圆环状设计十分显眼,你可以从大多数角度明确的观测到当前烧水状态。

图片.png

在手柄与壶身出设计有防烫设计,防止手指与壶体热度的接触。

图片.png

底座不像大多数电水壶厂家那样随意,外观做工保持与护身的一致,材质坚固、色调一致,线材采用高品质橡胶工艺,不用时你可以将其环绕固定在底部凹槽中。

图片.png

编辑评价:

细微处见真知, BALMUDA电水壶价格确实足够小资,但却能让你感受到”生活”的气息,细节到整机无论是金属壶体或塑料壳体没有丝毫色差,壶体的的握持感、提示灯的荧光、底座线材材质、倒水时的顺滑感等等…都能够让你感到舒适,是追求生活品质的人群首选。


0
发表评论
更多热评文章

(1 条评论)

(2 条评论)

“原”色、“真”声 华为智慧屏X65才是私人影院的正确打开方式(2 条评论)2020-04-08 21:34:06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2 条评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4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