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资讯

打造超级App美的IoT构建智能家居全场景体系

关键字:

2019-10-13 20:49:41        作者:       来源:环球家电网
核心提示:近日,以“开放突破,体验领先”为主题的美的科技月AIoT创新成果发布会在美的全球创新中心正式举办。发布会上,美的IoT公司发布了多项智慧家居创新技术,同时向外界展示了美居智慧生活全场景。

近日,以“开放突破,体验领先”为主题的美的科技月AIoT创新成果发布会在美的全球创新中心正式举办。发布会上,美的IoT公司发布了多项智慧家居创新技术,同时向外界展示了美居智慧生活全场景。

为深度布局智能家居领域,美的将美居App作为美的智能家居统一的用户入口,截止2019年上半年,美居App已累计用户超过3600万,为超过1000万个家庭提供智慧生活服务,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美居全场景智能家居体系。

“每天我们能够听到用户家中的这些智能产品所产生的216亿次心跳,这些心跳是由真真实实用户、产品以及场景之间联动所产生。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研究,目前在美居用户深入使用的智能场景已有100多个。” 美的IoT美居产品负责人杨宏杰在发布会上表示。 

五“新”升级   让用户轻松享受AI智慧生活

以空间场景为基础,美的IoT公司关注不同用户群体需求,结合大数据、AI、云服务技术,以“新感官”、“新发现”、“新技术”、“新体验”、“新交互”标准对美居APP进行五“新”升级。

通过美居App,用户还可以远程控制家电设备、建设智能场景、获取食谱和售后服务等功能,也可以在美居商城购买美的智能家电产品。据了解,美居App支持美的集团旗下所有品牌以及加入美居生态链的智能家电和智能设备,目前已接入数百种智能产品,支持小美智能音箱、公牛智能插座等。

发布会介绍了八大经典智能场景,包括智慧洗护场景、智慧厨房场景、智慧安全场景、多屏互动场景等等,可以满足用户居家生活的不同需求。美的智慧家居还向外延伸与智能汽车厂商一起构建起车家互联场景,用户在家中就可以先打开汽车空调、查看汽车状况,开车途中可对家中的智能设备进行无障碍交互。

杨宏杰表示,团队不断尝试接入更多创新技术和新的交互方式,就是希望让用户和智能设备的交互便捷性达到极致。同时,通过改善用户体验、丰富智慧场景与服务,让用户可以轻轻松松就能享受更好的AI智慧生活。

 

四个智能家    打造全屋智慧生活场景

 

被誉为国民家电的美的,得益于拥有最全的家电品类、全球最庞大的家电用户量以及对用户习惯长期的专研和理解,美的IoT打造了极具特色的 “四个智能家”,即安全的家、健康的家、个性的家,以及在此基础上探索机器人管家,为用户提供安全、健康、便捷、愉悦的智慧生活服务。

1.png

 

譬如,“健康的家”将健康划分为4个维度,其中包括健康的空气、健康的水、健康的习惯,以及健康的饮食,全方位为用户提供健康生活服务。在提供个性服务方面,大数据可以根据不同人的个性和家庭成员的组合情况,可实现定制化的场景,提供相应的智慧生活服务,例如通过大数据采集用户信息,可以针对老人、儿童以及单身人士等家庭角色提供生活服务,为用户打造独一无二的家居生活环境,真正实现千人千面的生活场景。

美的智慧生活全场景体系覆盖卧室、客厅、卫浴、厨房四大空间,其中厨房作为未来智能家居的高频使用场景,也是美居非常重视的版块,美居全流程的智能厨房新体验让消费者充满了期待。美的希望能够帮助用户降低烹饪难度,不依赖经验也能轻松做出美食。升级后的美的智能厨房解决方案给出的烹饪流程只有三个步骤:食你所见、一键配齐食材, AI食谱指导以及整餐烹饪,轻轻松松厨艺小白也能秒变大厨。

和以小米为代表的单品爆款策略不同,美的的全场景智能家居更系统、更集成、产品也更丰富全面。从全场景智能家居的战略规划到细致周到体验很好的智能厨房,美的IoT的智能全场景“小中见大,大中有小”,把用户的需求落到了实处。

此外,今年美居App也将迎来一个重大的升级——美居6.0上线,即将在用户体验、交互方式以及功能应用创新方面,乃至到感观认知上都会有全新的改变。对未来的畅想,美的IoT团队已经在实验室搭建了场景,譬如可以通过各种智能家电机器人实现更多人性化智能服务。

杨宏杰表示,无论是增加新的交互方式还是新的内容,目的都是希望用户可以在美居平台上轻松愉快享受她的智慧生活,享受每一次烹饪过程,在社群里面找到她的共同爱好的好友分享彼此的生活态度,打造生活的仪式感,美居APP和美的IoT公司重磅打造的小美AI生活助手,将会成为用户居家生活的好帮手,让用户真正感受到AI可以带来的美好生活。


0
发表评论
更多热评文章

(1 条评论)

(2 条评论)

“原”色、“真”声 华为智慧屏X65才是私人影院的正确打开方式(2 条评论)2020-04-08 21:34:06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2 条评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4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