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观察

段钊:互联网时代的行业转型

关键字:

互联网行业转型
2015-10-26 09:18:37        作者:       来源:环球家电网
核心提示:段钊:互联网时代的行业转型

image001.jpg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段钊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在这样一个会场和大家一起分享,个人对于这个互联网时代有关行业转型的看法。

刚才这个韩老师讲的非常好,跟我之前讲得有一点点地方是重合的,我觉得我跟韩老师有一点这个不约而同,当然不是你们刚才说那个不约而同。

所以,以后韩老师咱们还是要约起,不过不要紧,现在不是说,重要事情我们要说三遍,现在我们只说了两遍,等一下说不定下午还有专家,把这个互联网+分析的更为透彻。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互联网时代的行业转型》,可能在后面我会更多的,聚焦到我们的家电行业,聚焦到我们的热水器行业。但是,很抱歉因为我并不是这个行业当中的一个研究者,所以我可能讲得很多东西只能给大家一点点启发,不一定能够用到在座的各位工作实践当中去。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挺有意思的。因为我是这个产品的一个,或者说这个服务的一个消费者,一个用户。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友宝这种自动售货机,有没有在你们的企业里面,为你的生产车间设置这样一个自动售货机,本来我这有一个视频,由于系统的原因没法播放,大家可以去优酷上面找一找这个视频友宝,或者友宝里面也有这个视频。

因为在我工作的华东师范大学我们有很多的自动售货机,有一天我就看见在我上课的这个教学楼教室前面,看到有几个年轻的学生,拿个手机在那拍,我说这有什么好拍的?拍自动售货机,卖饮料的。

但是我这个人好奇心比较重,虽然我是70后,是移民的,但是我还是有一颗原住民的心,我就到前面去看,原来自动售货机可以通过手机的移动支付,来购买饮料,这个解决了我一些很大的一些问题,就是因为原来的自动售货机,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很麻烦,一定要零钱,甚至有的零钱售货机无法识别,导致货出不来,需要用劲去拍。我想大家都这方面的问题,但是这个自动售货机就很方便,直接通过扫描二维码,通过移动支付,货物就出来了,所见即所得。

另外这个自动售货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很多的互动,大概有一个26英寸的显示屏,你可以通过一些抽奖、广告甚至玩游戏这样的互动。所以每一次我上课之前就到那里去,扫描二维码买一瓶饮料,带到教室里面去,不管我渴还是不渴,我都会去用一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后来我就去考虑这个友宝公司,它到底是怎么想的,后来对这个公司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发现这个公司的创始人,还是挺不简单的,创始人叫王滨,很有名,也是互联网的一个老兵了。

他做得这个自动售货机跟传统的售货机不太一样,按照自己的话来说,传统的自动售货机,有点像我们说的这个传统的手机,而这个友宝的智能的售货机,有点像我们现在的智能手机。它是一个智能网络终端,然后它可以采用,一方面它可以去销售,所见即所得,我们现在看O2O,线下,我看到了,我马上就可以得到了,这种方式来购买产品,当然这种产品是快销品,还可以与用户互动,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可能也就是未来友宝公司的布局,我在思考,它可能会把它以后这些自动售货机,作为我们讲O2O的线下最后一公里的这样一个终端,当然它现在已经开始这样做了。如果大家在网上购买一些产品,它可以通过配送到最近的自动售货机,通过扫码来获取,这可能是友宝下一步战略的考虑和设想。

    所以我们看到,自动售货机这个技术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很新的技术,很多年前出现了,现在日本每40个人就有一台自动售货机,中国现在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个需求很大,但是这个友宝自动售货机加入了互联网,加入了互联网的概念和设计,然后实现了智能化、实现移动化、互动化,给用户带来了比较新颖的用户体验,而且又可以形成差异,我讲得差异化它是在以后,如果说,我现在不知道友宝是怎么做的,因为我没有去做更为深入的挖掘,但是我想如果我是友宝公司的人,那我会把用户的数据,在获取大量数据的情况下,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式。

    比如说我去上课,在每个固定的时间段去购买东西,我会分析这个消费者的年龄和职业,有什么样的消费特点,他有什么样的消费偏好,从中我们是可以挖掘出很多很有趣的,很有意思的信息。那么作为友宝来说,它在软件APP的布局上,就可以去精准来实现营销,做到一个真正的差异化。

    还有一个在互联网仓储和配货的管理上,每一个自动售货机的数据都是很清晰的呈现,透明的。所以我可以很容易的去选择,我应该去在什么样的地方配什么样的货。比如说,我们在传统自动售货机,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我在购买某一个产品的时候,我喜欢的产品没货了,很头疼,比如说我喜欢喝可乐,那我们的传统售货机,一到夏天的时候可乐总是卖完,我只有被迫的选择果汁汽水,我很不开心,但是如果说我们能够去及时的获取数据,分析每一个终端需求的情况,那我就可以实现一个精准的数字,实现一个利润的恢复。

所以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一些改变,我简单的总结了一下这个友宝的一种模式,你可以看到在围绕这个用户体验差异化的这样一个中心,友宝打造了一个硬件,就是改造传统自动售货机中心,加入软件APP,比如说我下了一个它的APP,虽然它APP现在的功能还不是非常强大,但是比如说我们现在想买一瓶可乐,最近的友宝售货机离我们现在是630米,在这个西安地铁一号线玉祥门站,大家如果一会儿想去体验也可以,告诉你在哪里。那软件的APP可能会发展到一个线下的配送的一种APP应用,所以这是它的布局。

    还有一个就是基于终端服务的载体,可以开展很多增值的服务,这个视频放不了。比如说它的票,一些优惠生活打折卷的推广,一些广告,游戏互动推送等等,会有很多的增值服务,基于这个终端来开展。再一个是我刚才讲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友宝可以做到成本的下降和效率的提升。所以我觉得挺不简单的,这样的一个社会问题背后有它的大生意。因此我比较看好它。大家都知道,凯雷投资,应该说美国最大的一个投资公司,注融资投资到友宝。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说为友宝来做广告,我也没有收它的任何一分钱,我只是提炼这个案例,来供大家思考,就是作为我们的家电行业,作为我们的热水器行业,我怎么来去考虑互联网这样的一个融合。换句话来说,我希望大家带着这样一个思考,进入后面我们的探讨,是不是我们所有的企业都要去考虑与互联网的关系的协调,如果你不考虑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好,这是一个案例。

那接下来我觉得这个答案应该是明确的,我觉得每一个企业现在都应该到了这样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去考虑自己与互联网的关系,不论你是做什么行业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个,我觉得互联网是一种塑造或者重塑我们这样一种社会的力量。因为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结构,刚才韩老师帮我们分成了原住民和移民,这个我们有各种制度不同的社会结构分类,我们来看一下数据,到2014年互联网的全球的用户已经达到28亿,占全球人口的39%,在这个28亿当中其中有23%是中国,大家知道在第一根互联网线接入中国,1994年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是零,那么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接近50%,有6亿多的网民。当然,个人感觉可能实际的数据要超过这个,因为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还有一个就是根据最新一期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关于各种互联网应用的这样一个渗透率,我想在座的每一位手机上可能都会有微信,都会有QQ,我们可以及时的来实现一下信息的这种传递,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购物的体验,都会通过网络来获取大量的信息。

    所以社会结构在发生变化,网络的用户这么大,如果你放弃了这个60%的这样的一个网络用户,来去考虑你企业的这种战略,我觉得有点不太明智,所以这是第一个社会结构。第二个就是我们来看互联网,它对于中国经济或者对整个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麦肯锡在2014年发布了一个报告,麦肯锡估计2013年到2025年互联网将会帮助中国提升GDP的增长率,从0.3%百分点到1%个百分点。

那么互联网当中,互联网在未来的中国的经济的贡献率会达到7%-22%,可以说一个很宽泛的区间,然后这个相当于多少呢?相当于14万亿人民币的GDP总量,但是这个估计可能更多的是从这样的一个互联网本身来说做的一个东西,可能实际的数量还远远超过这个数量,因为如果在未来的十年我们每个行业都跟互联网来结合,利用互联网基金所带来的强大的外部效益,它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还有一个在今年的1月,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一个数据,就是2014年互联网GDP比重占中国GDP的比重达到了7%。然后7月份的时候,中国信息工程研究院的数据预期到2020年,互联网对中国GDP的直接贡献率会达到4.2%,接近于4万亿,这是它的预期。

    然后工信部的研究院在2015年10月份的时候,发布了有关信息技术规模总体增长,会远远高于我们的GDP的增长。我们都知道昨天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长速度6.9%。

    那么实际上互联网从我们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中国政府已经非常清晰的看到了互联网这种新的信息技术对于经济的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仅可以创造出新的产业,促进新的需求,发动新的投资,甚至带动出口,还有重要的一点,它通过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改造,会去提升我们在供给面的这种效率。所以互联网在未来的十年也是国家战略,将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为国内带来的重要作用。这些方面都是清晰的一种体现,所以说如果你作为一个企业,作为一个企业家不去思考,适应这种经济形式的变化,我觉得容易有问题了。

    还有改变我们的生活,刚才韩老师讲了很多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变化。前段时间6月份我们称之为互联网女皇的女士发布了一个年度的互联网报告,而在今天的报告里面她提出了49种变化,然后我再说一些变化,我认为很多跟我们生活比较近的变化,比如说信息技术的改变,我们现在都是把它发朋友圈,昨天我们吃什么,今天在哪里旅游,发到朋友圈,我从来不发朋友圈,因为我学经济,我知道稀缺性是有价值的,如果大家都发朋友圈,我不发朋友圈,以后我的信息就有价值了,对吧?开玩笑的。最近老有朋友刷朋友圈,说你看我又跑多少公里。挺讨厌的,挺拉仇恨的,因为我总在办公室里待着,最大的健身运动就是坐下去。再有就是我们的支付的改变,支付宝,医疗健康变化。这个刚才韩老师讲了,顾客教育学习方式的改革,家庭娱乐的改变、出行的改变、交流通信的改变、就餐方式等等,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的角度上,这些东西都已经非常普及了,在座的每一位生活当中,相信大家也身有感受。

    再一个就是基础创新的方面,这些年来我们说中国的技术创新是非常的活跃的,无论是从我们每年的专利数量,无论是从我们新的产品、新的工艺的开发,包括我们在科研领域当中一些重大的突破,我们都知道在前段时间,秃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就是代表着中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所以,可以看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的快速,这个过程当中,应该是互联网起到一个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对于企业来说,现在我们可能更多的去强调开拓式的创新,去强调一种协同的一个创新,去强调一种集成的创新。

我想在座的每一个企业,在你们的管理经营当中,都有这方面的这样一些工作,因为从产品的推出速度和技术含量,可以看到,中国家电这个行业企业,这个技术行业在不断的提升,所以互联网带来了一些重要的改变,包括我们的持续创新,我们现在的创新,是来自于对全球的这样一个标准的理解和功能的预期,刚才袁女士也讲了,他们这个质量CQC,还有就是技术扩散。

    技术的快速扩散已经缩短了我们产品的生命周期,要求你必须要快,在这个市场上,技术如果跟不上,没办法去快速推出新产品,就会极大的影响竞争力。我们现在强调的国企化、多元化、知识产权,在这些方面我们说互联网都对技术创新的方式、方法,包括绩效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所以做产品的研发,做技术的开发过程当中,我们要用好互联网的这样一种工具,用好互联网这样一种渠道和战略。

再一个就是我们的商业业态的变化,因为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不对称性下降了,信息在完备,我要去做任何的消费活动,可能都会用到互联网来帮助我对信息技术分析,从数据当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那获取知识,形成智慧,就是角色的智慧。

再一个如果说,没有互联网的话,可能以后你们到青岛去,还是要吃38块钱一只的大虾,对吧。

所以这种需求的变化会带来互联网思维改变,在线化、个性化,碎片化、多元化、去中介化,那这些改变就使得我们在一些传统行业当中,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的挑战,规模经济我们强调要做规模,降低一些单品的成本,这种效率在下降?因为你的东西不一定卖得掉,小朋友不一定需要,没有给我差异化,没有形成很好的一种体验。但是如果你能够给消费者提供具有个性化这种需求的产品,提升形成极致的用户体验,那消费者愿意为此支付,所以这是规模经济效益应该在互联网时代,不再是我们的经营产业当中一个重要的变量。

    还有竞争格局的调整,跨界,我们这些年流行的智能家具,很多潜在的经营者带来了新的竞争格局的调整,然后不做家电,不做这个领域的企业经理,比如说汽车行业,整个市场对汽车,苹果对汽车。还有这个产销连接着项目部的这样的一个突破,成本优势丧失了地位,所以这些都是我们说互联网带来的一些需求变化,所引发的在供给面一些重大的变化,可能一些做企业的朋友们可能是非常甚有体会的,所以这个就必须要求有变革,那这种变革必须要有系统才会变革,因为到了这个时间从这个量变积累到质变的一个关键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的行业,特别中国的这些制造行业里面,都有这样的一些变化的趋势。大批量、低成本、转项目、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反应。

    但是,新闻当中可能对行业的这种变化都会了解很多,还有销售模式,更接近于消费者,库存的模式我们现在强调零库存,低库存。广告模式,比方说我们强调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来形成这个精准营销,管理模式的变化,经验管理到数字化管理,那作为刚才我讲了友宝的这个自动售货机,作为出货人员不需要有那么多思考,去分析这个售货机,我放在地铁口,它的细分市场面对的是上班族,那他们喜欢什么口味,没必要这种去分析了,数据就给你决策,直接给你决策了,哪个卖的好,哪个数据显示出我应该铺什么货,我就怎么铺货,所以就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在管理当中的这样一个信息的效率,不需要再去通过层级来去明确我们的战略,再分布去实施,你只需要根据数据去判断角色就OK了,不需要知道后面为什么。

所以我们说管理模式,库存、广告、销售、生产模式的改变,这些都是互联网所带来的,现在很多企业通过云计算来降低自己的运营的成本,通过大量的分布式的计算来处理获取数据,通过物联网来提高生产的这种柔性,我想在座的企业,在我们的工厂里面也在走向这一步,通过IT平台来实现这样的一个资源共享。通过这个大数据来优化经营决策。总结一下,下一代的网络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毫无疑问,刚才韩老师也讲了,万物互联,这是一个基础发展的趋势,就像汽车尾气,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万物互联的核心是什么?核心是基于个人和社会的需求,实现人与人,这个我们基本上做到了,人与物正在做,我们讲智慧家居,物与物还需要按需进行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认知、决策、始料这些服务,网络具有超强的环境感知,内容感知和政治性,为个人提供无所不在的信息服务应用。

    我们看科幻电影里讲的微软世界,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个未来的模式,这种任何的对象,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服务,任何网络都可以去连接起来。通过物、通过互联网这个传感器这种网络,通过人与人的网络和下一代网络来实现一个连接。所以,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技术性的问题我就不在这里展开了,大概就是所有东西都可以连起来。然后你可以很方便去获取到你所需要的信息,注意不是数据是信息,信息要比数据要高一个层次,甚至是我们可以获得智慧,这是最高层次。

趋势总结,这个是淘宝公司的阿里巴巴研究院他们给出的,即把这个时代趋势总结为三个时代,农耕、工业和信息时代,当然这种分类早就有了,但是它这里提出的一些东西挺有意思的,比如说它强调物质能量和信息,信息资源上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资源的高度,分布式多元的协同,因为大家都连在一块,万物互联,连到一块我们下一步就要协同起来,这是采取分布式的一种协同,这是它的一个生产的一个特点,还有就是与网络经济为主的这样一个信息经济。我觉得这个总结挺不错,挺到位的,这个阿里研究院他们总结提到的。

所以我再来在这个基础上延伸一下,应该来说我们当前,正在处于一个工业中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加速演变的历史转折点,那这个转折点,我们现在流行一个词是叫新常态。到我们说中等收入这个阶段,所以信息和生产知识,毕竟会升级成为全产业链时代,不仅这本身信息产品,或者说这是经营本身这个领域当中的生产力,它会对所有行业来进行一种服务。

    所以互联网它不是工具,不是渠道,甚至不是战略,应该说在未来,或者说现在一种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所以说传统企业,它的颠覆和重申的历史性的机遇已经到来了。我们现在有一点这种感觉了,就现在很难了,总觉得哪里好像没有原来做得那么顺了,总要转,转型是现在企业家挂在嘴上的最多的一个词。

那么这一点应该来说,我们的政府应该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我们通过中国政府的政策走向看到这样的一个变化。互联网+这个词大家已经听得非常非常多了,而且各种各样的关于互联网+的这种培训、介绍、研讨,每天我收的邮件非常多。

2012年的时候,于阳,提出来这个词,当然他提出来的词跟后面有一些变化。马化腾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向人大提交了一个互联网+提案,然后马云就出来一个中国互联网+报告。李克强总理在15号,记者会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就是我刚才讲到了互联网,它跟行业的融合,跟我们传统行业的融合,特别是跟制造业的融合,它是对中国这一届政府,当做是一个在供给面调整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7月1号在广泛征求意见的情况下,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指南,包括在4月份的时候,出台的这个中国制造2025,所以中国的我们说这个政策或者说这种创新,它是一种概念导向。所以,中央的决策由概念转换成了一系列的措施,中间的时间是非常短,这个决策的效率非常好,这也是中国特色。

那么我们如果说放在更长的时间来看,互联网+的提出,它也有它的这个时间的历史性背景。八十年代工业智能化开始,1992年大家在座的肯定听过这个词信息高速公路,美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然后1993年就宣布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你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当中,全世界,特别是美国,中美之间,或者说这种全世界重要的经济体,都在抛出自己跟互联网结合的一系列的顶层的设计方案。美国就不用提了,它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正反馈的一种效率,从政策到主体到最后绩效,包括2008年的云计算的流行,那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在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战略,然后最近又在提开放。到了2011年德国工业4.0,美国的互联网工业,到了第二年大数据,两个地方都在大数据,然后十八大讲话深度融合,提出了深度融合,到今天抛出互联网+这个,所以在这个时间轴里可以看到,大家都在顶层设计上面朝这个方面在靠前。

那么,作为中国我们自己来提出互联网+,我们提出的背景,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思路,优势在哪儿,为什么我们要提互联网+,我们为什么不提互联网×或者别的数字化,美国它不叫互联网+,如果你们去搜英文Internet+搜不到多少东西,美国叫数字化,不叫互联网+,它是讲各个行业的数字化。

那我们中国提出来的优势在哪儿,第一个我们有基础,我们的互联网经济的规模,按照麦肯锡的数据,我们相对比已经超过了美国,今年还会有所提升,部分领域已经全球领先了,就是说在C2C,现在淘宝在美国上市,很多行业有新的应用商业模式的技术,在中国应该在某些行业是处于领先的水平,还是就是我们有潜力,我们是制造业大国,这个我们的部门体系健全,全世界没有一个像中国这种制造业这么健全的国家,所以你只要跟互联网结合,有很大的发展的潜力,空间会非常大,还有会速度,创新非常活跃,这也是一个感受。

当然我们也有劣势,我们的劣势主要在这个资源能力的瓶颈和路径依赖上,首先我们缺人才,缺意识,刚才韩老师花了很长时间来唤醒大家的互联网艺术,这个挺有意义的。然后包括一些互联网企业,他们对传统行业实际上也不太了解,双方存在信息的不对称,但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我想通过互联网的指引,会慢慢的有所改进。还是就是新的业态发展,这是个最大的问题,存在着体制机制上,比如说我们在企业的制度上,在我们知识结构,在我们的管理模式,产权结构方面,激励机制这些方面,可能会对于中国来说,会有一些问题,新的业态发展,体制上需要去进一步去做。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很多发展领域还局限于服务业,就像我们刚刚谈到友宝,真正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还需要时间的。但是我们有非常非常好的前进的机会。因为这是国家战略,我们都知道如果说我们按照战略分析的方法来看,中国的这一届政府他们的能力可以看到,我们的愿景是什么,中国的愿景是什么?中国梦,对吧?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政府的使命,或者这一届政府、这一代中国人的使命是什么?复兴,对吧?

那我们的愿景和使命通过什么样的战略目标来实现呢?保障经济的中高速增长水平,对社会治理进一步的改善,那么有一个核心利益是什么,保障党的领导,对吧?

所以在这样的一些前提下,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到了人均GDP6000元以上,怎么样去越过我们通常所说中等收入陷阱,进一步去发展,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刚开始长得很快,速度会很快,但他后面总会要平稳,但是我们一个改革以前遗留下的很多问题,一旦经济因素下降,这个问题矛盾就会突出,就会尖锐,所以一定要想办法,保障一个中高速的增长,6%-7%这样一个水平,否则的话,在之前我们的渐进式改革当中,留下来的这些我们问题该怎么处理,这种矛盾该怎么处理,所以这个是到目前中国政府该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那实际上我们有没有可以仿照的经验帮助我们来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来看美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也面临着一个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的一个过程,美国当时很惨,七八十年代,加上几次原油的价格的调整,加上日本、德国的这种兴起,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过得日子并不太好,美国的最后一个电视机企业被日本买了,帝国大厦被日本买了,美国夏威夷的海滩上面全是日本人在那里晒太阳,有点像中国人出去去购物一样,我当时在纽约看到一个奢侈品店,然后一个买包的在旁边看,我进去主要是观察,然后看到中国的很多消费者进来,说除了这几个不要,其它都给我包起来,很厉害的。

所以在当时七十年代美国也有一本书叫做《美国在被买》,被日本买,美国怎么做的呢?里根政府里根总统上台之后提出了一个叫做复兴美国计划,在八十年代初,因为里根这个人虽然是一个演员,但是他非常受美国人的尊敬,他在全部的美国最好总统排名里面排第三,仅次于林肯和华盛顿,因为他带领美国走出去了,结构调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而到了九十年代克林顿上台之后,经济快速的增长,所谓的新经济,日子非常好过,所以克林顿即使出了那么大的事,还没有被弹劾下来,因为经济搞得好,他提出了信息化,推动了这个过程,但实际上在八十年代里根的复兴美国计划,或者说他的这种对供给链的调整,就是我们讲需求,供给对生产链的这种调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今天特别是2008年,当我们抛4万亿对需求刺激政策的时候,也有很多中国人就强调,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去学一下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去改善供给面去减税、减负,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那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在2008年我们不是去投4万亿搞基础设施,去带给这些国有企业去扩张产能,去通过大量的政府采购和覆盖来拉动经济,而是我们去调整供给面,从2008年开始的美国人日子好过的时候,我们去转向信息化,转向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么今天可能中国经济的发展要好一点,但是历史是没有办法去回顾的。

    所以在这一届新的这个领导集体上台之后,特别是李克强总理他对于现在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他有这样一个考虑,他说供给面,但是需求面也需要去调整,我们采取宽松的积极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没有完全的去退出,但是供给面的调整是势在必行,而供给面的调整,我们不能够再依赖于原来的产业这种导向,哪里都刷一个标语,大力发展某某产业,你坐火车在这个中国大地走一走,开车走到农村刷一个墙,大力发展养猪产业,到那个城市,我们大力发展什么产业,这个园,那个谷,遍地开发,那是什么?那是通过政府来引导这个社会资源投向某些行业,但这样会有风险,因为谁也说不清未来会怎么样。

光伏,大家都知道光伏产业,上合,你可以看到大量的产量这个过程,因为政府不是完美信息的所有者,必须要依靠市场,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怎么去调整它在供给面的改变,政策的导向呢?科技创新,互联网+就是一个重要的切入。

我讲了这么多,最后就来讲这样一个,我们说在顶层设计当中这样一个具体模式,需求的管理和需求的调整,必须与供给面的调整相配合起来,而供给面不能够再依赖于产业的导向,政府主导的那种产业导向,而需要去建立在一个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之上。

    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年提出互联网+和2025这样的一个重要背景,所以我们对互联网+是抱着一个极大的期望,因为它是对供给面调整一个重要的工具,保障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重塑创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和改善通货服务,都会与互联网相关,所以这也是我们做互联网+行动计划里面提出的一些重要的一些政策。

那么接下来是大家很熟悉的微信,比如说互联网效应,比如说技术发展不确定,到底会朝哪个风口走,这个朝这条技术路线,还是朝那条技术路线,比如说我们讲了智能家居,我们以后是朝总线,还是通过无线,还是通过电力载波,到底哪条基础路线,现在我们都在探索过程当中,技术的发展有它的不确定性,可能有一些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这个行业。如果这种风险大了可能会对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带来这种影响。

还有一个网络安全,这也是我们通常提的,刚刚我也讲过,不是特别乐意把私人信息放在网上,今天我在哪里吃饭这些,我把这些信息我要保护起来,可能我知道这是有价值的,因为可能网络安全对大家来说未来是一个潜在的挑战,你经常会看到新闻。另外一点我也奉劝在座的各位,不要把自己孩子的照片放到那个朋友圈里面去,这实际上是很危险的。

    那么还有就是外部的竞争,工业4.0。等一下我们会比较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这种挑战,还有就是政府对资源开放太大了,前段时间交通部出台的这个政策,关于这样的应用互联网的汽车服务行业的一些政策法规,实际上也有一点点问题,刚才我们韩老师讲了共享这个,在讲互联网+,但是到政策落地的时候,有关部门就舍不得放这个手。当然,这个是需要时间。接着简单讲一讲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刚才实际上已经讲清楚了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实际上互联网+你看它叫行动计划,行动,要动起来,是一个过程,然后这个有一个关键性的一些技术,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最后产业智能化。

那么在资源投入上面我们有一些表现,比如说要素和互流互通、综合集成,生产运作上面,协同,运营管理上面,有制造服务环节跨地区合作,供应链上面,供应链协同,外部环境全球化和产业融合,这些都是互联网+行动当中所体现的一些基本的一些内涵。

    主要内容,如果说大家认真去阅读这个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话,实际上它写得是非常非常明确和清晰的,到底应该怎么做,实际上它路线图已经出来了,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比如说互联网+制造业,我们强调的是协同,关键词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制造,制造业服务化,如果大家是制造业行业,这就是我们以后要做的事,互联网+什么?很明确,因为有这个行动的方案,就是我们的着力点和切入点。

我来讲讲制造业,中国制造业这些年来,特别是过去的三年,实际上压力是非常大的,现在企业生产过程当中,面对的这个压力大不大,可能大宗商品比如说原材料价格在下降,但是人力的成本在快速的提升,我们以前讲十年以前,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在工厂里,现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在哪儿?在路上中国的廉价劳动力。

    所以对制造业来说,压力可以有的。但是制造业有没有去发展的前途对中国来说,是不是我们不要搞制造业呢?不是。制造业在全世界重要的经济体当中,现在包括美国都在强调制造业,把它当做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引擎。美国奥巴马从他上台之后,这一系列的举措,就在强调制造业的回笼和高端制造业的回笼。从电视广告看到一个消息,一个小企业原来在中国外包,现在全部移回美国。战略的改变,效率的提升。因为在中国开展了好多,所以他在强调这种重新振兴美国的制造业。当然这种振兴是用加,我们说互联网加强信息技术,加强知识经济。

    日本也在强调制造业,强调科技型价值高于高端制造业。德国不用说了工业4.0,中国我们现在强调制造业,因为制造业占我们整个GDP比重的一大部分,如果从产业结构的构成来说。接近45%-55%这样的水平,而且在制造业中会带来一系列的拉动效益,投入一块钱,会带来一块三毛五的经济附加值。我生产一台自动收割机。就可以放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里面,就能覆盖500个人群,就有500个人群带动销售、带动服务、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制造业非常非常重要。但是现在的制造业跟以前的制造业对中国来说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产品更加复杂。消耗周期要短,人性化的需要、网络化数字化这样一个重构。人员利用效率需要提高,基础工业短缺,生产工业短缺。这些不光是中国,所有的这些全世界制造业的大国都面临的一个问题。

    所以大家都面临这样一个未来发展的变化,世界的变化。那该怎么办?所以制造业各个国家都有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德国的工业4.0思想强调“硬”,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强调“软,中国的“互联网+”强调融合、强调集成,包括日本的工业机器技术的创新切入。所以每一个国家这四大经济体,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所以作为制造业来说,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企业怎么来实现和互联网相加呢?而我这里我不去区分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所以两个谁加谁不重要,谁在前谁在后不重要,不是我们排列的座次,吃饭的时候谁坐中间谁座后不重要。那么我们关键看两者的融合,那么怎么来去实现?首先我觉得第一个大家要考虑的是模式的转变,实际上就是我们要更加地重视,过去十几年二十年我们一直在讲的客户为中心,客户就是上帝,我们要重视这种需求。但在今天,如果有了这一系列的ITC计算机技术的支撑和基础设施的支撑,实际上我们以前讲客户为中心,我们有更多的可以实现的这种途径,我经常关注淘宝相关的研究内容。他说这是一个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我觉得他总结得挺到位的,所以你运用了这样一种模式。原来我们讲的,可能是一个厂商为中心。当然我也做市场调查,我做了市场调查回来。了解了需求偏好,来做产品的开发、定制,接下来我去生产,采购原材料生产,然后通过我的经销商来进行销售,推销到卖场上面去,最后呢提供售后服务。那这样的一个传统的价值链或者工业的一种模式,我们这个当中的这种传统,并不是说不以客户为中心。因为在这个环节,往下走还有一条线路有一个反馈,让我们研发工业的各个环节。

好那么到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讲C2B?因为大数据、因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直接地去面对消费者来去实现一个产品的快速迭代,去实现一个用户体验的集中化。所以你去看小米的成功模式,先推出一种东西来,我刚开始并不要求它很还原,但是一定是基于消费者的痛点。或者说基于对消费者的一种需求,实际上是方向的一种需求来去形成某种价值的塑造,来去快速地开发一种产品。引爆这个市场,大家都知道小米,它的手机性价比高而且不容易买得到。但是这个产品,不一定做的很完美。但是我可以通过用某一种产品快速地引爆市场,作用在哪里?凝聚用户形成频繁的互动,第二产品出来不行,我可以做灰度测试,然后跟消费者接触频繁地互动,来改进我们的产品然后把这个产品做到最棒,通过快速地迭代和灰度的测试来实现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和集成体,就是按照C2B去做的,消费者要什么,我去做什么。跟传统的模式不一样,所以在商业模式的改变里面,大家要去考虑,我怎么样去找到用户的需求,用户的透明在哪里。

那么我刚开始不一定要做到一个完美的产品,研发出来推向市场。我可以先在某些的具有个性化的这种需求市场上面去给他推出这种产品,来快速迭代引爆市场,来做好这个产品。所以这些改变模式,改变很多策略,在商业运营上有很多策略。总结就是一个C2B,由消费者到生产商,当然了这个需要对整个企业的流程进行重新的塑造。

那我们讲“互联网+2025”,这个报告大家都看了,要注意几点,实际上这两个报告是有相互的内在联系的。它有共同点,主要目的我刚才已经讲了。对中国产业结构有什么调整,或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一个共性的一个政策,这里有些变化,质量化、个性化、标准化、服务化,这些文件当中都会非常明确的提出来。那我来讲制造业和互联网怎么加,可能在座的很多企业,已经进入其中的某个阶段了。而我们现在想知道一条,第一个阶段应该是制造自动化。就是说,你首先要去利用自动化的生产来去创造出数据来,这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智能化,通过我们传感器进行,使机器人或者使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那第三步,我相信很多企业已经达到这一步了。工厂内互联协同,来大大提高我们生产的过程当中,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率,还有很多其他行业也在做改造。最后就是非常关键的产业链整体的协同,产业链的整体或者说价值链的整体,真正的前面技术问题不大,后面就涉及到一些非技术性的一些问题,不是技术能解决的,包括我们的经济体制,包括我们的文化,包括我们的政治都有影响。

“中国智造”,智造,智能的智,智造了一个一个场景图。那么核心制造应该肯定有四大核心,第一个集成,就是我们在做互联网+,制造业跟互联网+第一个考虑集成,考虑把整个产业链或者说价值链过程当中的信息去集成。包括内容信息,资金引流、物流的集成来引爆整个集成。还有信息,有了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这是一个好的制造业。我怎么来把用户的信息集成,怎么来把供应商的信息集成?第二智能化的设备,所以我想这个用不到几年,中国的生产和智能程度就能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设备中国制造业已经很好,问题不大。还有就是互联,互联现在重要的一点就是CPS。大家知道CPS是什么?就是Cyber-Physical Systems。我们要把它叫做网络物理系统,那么CPS实际上就是德国工业4.0一个重要的核心。能够使智能的生产和智能工厂一个关键性的技术和一个领域,所以在这块就是互联怎么把传感器,怎么把与人、人的决策人的知识(包括经验)、怎么把各种设备结合起来,来去实现有效的通讯包括自主组织、决策的机制,CPS是一个重要的核心。这块中国在未来几年,模仿学习然后吸收创新,也不会很难的。

还有就是数据,大数据这种采集及时的处理。包括一系列信息化的软件一些运用和结合,这都不会是制造业和互联网+的一些重要门槛。所以你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四大核心当中,对中国的制造业企业来说,加互联网是有很大的成功的。难就难在集成上面,可能在集成上面会有一些制度性的障碍。融合怎么融合?在制造业里面?传统工业里面我们现在开始很多企业强调,尤其要强调学习化,学习化产品研发向人性化的转变,向服务的转型。还有一个就是有一些生产型服务业会去加入到组织当中,比如说我们原来的一些信息化的软件,企业一些经营通讯、零售这些行业也会加入到这个行业当中。为服务提供重要的工具。还有一个就是互联网企业,那么他们会借助一些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来加入到这里。融入其中,融入一系列的工业的基因在里面。所以这个是大家都朝这个方向在走,传统企业在走,互联网企业在走,服务业企业在提供这样的一个支撑。比如说我们刚刚看到的小米乐视,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还有一个我要讲的案例,很多地方像西门子,数字工程这些方案,数字工程像是一个重要的平台。海尔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像一些市场,想去把它造成一个技术快速迭代的一个众包平台。但是它现在有点走向一个所谓教育市场这样一种趋势,原先的设想有一点点。

我们接下来就是要讲的家电行业,比如说半工业,大家都知道。而且有几个趋势,我把我个人的观点拿出来分享一下。第一个就是我们家电行业总需求,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就是特别是中国。我们现在还是有很多需求,城镇化是我们家电的需求。房地产肯定受到影响,将来还会存在这样一个刚性的市场需求。还有就是从国际角度来看,中国目前家电还是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但是现在出现一个问题是增长放缓,补贴退出了,2009年开始一系列的补贴,现在大概就没有了。下乡啊、所有家电的以旧换新都没有了,还有就是以前有一年消费透支,还有什么补贴额,还有经济的刺激效应,很多家电这里面提前就给消费了,或者说达到额比较高的,需要去超越再来提升就有点困难,原来产能已经提高到目标了,现在又一下增长放缓了。所以这是以前的。还有一个就是新常态,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对各种需求增长会有影响。对一个稳健的增值需求分析模型的话,刚刚说的这些数据你可以预测出,自己未来的行业,对自己企业未来的市场需求量不会减少。这是我们讲的存在于市场上的一个变化,那么从最近经济上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变化趋势,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来的,原来的那种质量很好,我做了就有人要是吧?买方市场、卖方市场这样一种状态是吧?这个很难再持续了,这个状态竞争非常激烈。所以传统的行业,面临互联网的挑战。相信我们世界和在座的每一个企业都在天猫上,都在京东上有自己的门店。跨界的这种竞争,原来不是做电视的企业来做电视,而价值取代,我们现在不需要用家电,做电视不需要做电视。我就需要给我拍下来就可以了,用价值替代。

再一个就是智能家居的趋势明显,需求在升级。还有一些机构,调查发现90%以上的家庭可能都有智能家居的需要。用技术来升级,总线技术无线技术,还是这个电力采购技术,这个都会在我们前面不断地往前走。包括政策升级,政府这方面的投入,包括补贴包括对企业这样一个政策引导。传统的模式来转向互联网模式,那现在也开始了实践,也开始了一系列的实践。比如说营销模式的转型,像美的、TCL、海信、海尔很多地方也做了很多工作。电商渠道,提升定位,线上线下结合,品牌的重塑、涉及到直销,粉丝经济。还有就是管理这种转型,推广产品经营制,整合资源的同步协调,信息化平台的调整,跨界合作。再一个就是产品的转型,都在做,在2014年或者2013年开始。绝大多数的家电企业都在做,实践怎么开展,而且战略也逐步地清晰化,每一家战略不太一样。比如说海尔,智能家电的战略和网络化的战略,比如HOME,向着服务的转型。美的先利用自己产品比较丰富,去打造协同相应在智能家电市场上做到地位。TCL是用互联网+,强调运用互联网向传统行业快速地来移植复制,这么多传统产品经济。海信,智能化转型的这个战略,黑电先行,白电跟随。也是想要布局这种交通很宽坦一个网络,智能电视,长虹,互联互通互构,家电行业价值,这些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式,每一个家电企业都有自己的想法,结合自己的优势来去做相应的选择。

最后讲到互联网融合,我先提几点想法,第一个构建互联网思维,刚刚杨老师也讲了互联网思维,那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实际上在今天早上,我们就是在传递互联网思维,第二个问题重构企业的组织构建,这个很重要你必须要点,包括决策要点,包括整个的管理流程,甚至是你的产业结构要调整,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是通过内部的变化,才能去适应外部的发展情况。主持人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通过内部的调整,变成一个能够去有能力打渔的,能够快速的适应变化,那我就可以不变成意外。所以这个快速的变化,就要求我们要重新去构建组织的架构。

所以先从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开始,从组织结构治理结构,甚至到产权结构的变化,这是我给大家提的一个建议,能够去快速的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够快速的去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反应,这是我们的一个正式需求只有通过这一个组织结构变化来实行。因为人与物品背后的关系,都会非常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有一个很流行的一个业界的一个诀窍,或者说是一个传说,就是讲有一个产品,在包装过程中老是出问题,有一家企业花了很大的代价,请了各种专家团队,来去改良设备生产线,最后问题解决了花了很多钱,还有一家企业,就是民营企业,就找到生产经理说你这个72小时内解决问题,他怎么解决的呢?摆了一台风扇,在生产车间里,包装纸盒香皂,然后风扇一打开,空盒子都吹走了,花了80块钱。

我经常在我们的MBA课堂,讲这个故事,大家都是要去追求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无论你做什么企业,都是要提高效率,那为什么不同企业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呢?我们都要追求培育股关系,成为最大的效率。资源最大的是,那为什么不同的企业,做了不同的选择,一个企业放了一台风扇80块钱,另一个企业花了80万美元来去改变生产线。

因为这两个企业,企业的制度,企业的文化不一样,且企业管理不一样,所以做出的决策也不一样。我们要怎么去调整,就是适应这个时代。因为我们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去对未来的事情,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我们能做的,就是调整自己,使我们更加适应这个时代,我是我的判断。

还有一个是真正实现客户的导向,这个要组织构架结合起来,还有一个建立更立体的价值生态,突破从跳出互联网去看互联网,跳出制造业去看制造业,以互联网的思维去考虑制造业,以制造业的思维去考虑互联网,这是我们给大家提的问题,在思维方式上的一些小的建议。我们还可以回到开头的这个案例,我觉得自身做的挺不错的。能不能考虑我们怎么样去发现,或者去了解用户体验,为用户去创造新的这种价值。怎么能去做到差异化,个性化,满足用户的差异化这种需要。在整个市场体现自己的品牌,怎么去做硬件或者设备,用什么样的软件,我能提供什么样的增值服务,我怎么来去用这些数据。

如果我们以这样的一个愿景这样的一个模式去考虑的话,加上在座各位的行业经验、能力,我想中国的热水器行业,中国的家电行业,一定会有着非常非常光明的未来,谢谢。

0
发表评论
游客评论PVC Valves, Drip Valves, UPVC Fittings, CPVC Fittings, PE Pipe Fittings, PP Fittings For Europe Type, PP Fittings For Asia Type, Butt Welding For SDR 11, Socket Welding Type, ASTM SCH40 Standard, Astm SCH80 Standard, Bspt Thread Standard, NBR 5648 Standard UBB格式 [url=http://www.pepipefittings.com]PVC Valves, Drip Valves, UPVC Fittings, CPVC Fittings, PE Pipe Fittings[/url], [url=http://www.pepipefittings.com/pp-fittings-for-europe-type/]PP Fittings For Europe Type[/url], [url=http://www.pepipefittings.com/pp-fittings-for-asia-type/]PP Fittings For Asia Type[/url], [url=http://www.pepipefittings.com/butt-welding-for-sdr-11/]Butt Welding For SDR 11[/url], [url=http://www.pepipefittings.com/socket-welding-type/]Socket Welding Type[/url], [url=http://www.pepipefittings.com/astm-sch40-standard/2018-10-24 09:02:47
游客评论112018-10-24 09:03:01
游客评论112018-10-24 09:03:22
更多热评文章

(1 条评论)

(2 条评论)

“原”色、“真”声 华为智慧屏X65才是私人影院的正确打开方式(2 条评论)2020-04-08 21:34:06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2 条评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4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