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行业的资本并购和战略结盟又多了起来。这也似乎让家电产业看到了机会和突破口。
先是阿里集团宣布全资收购视频网站优酷土豆,将阿里的电商平台从PC屏、手机屏向电视屏不断扩张。更完善的阿里影视文化产业内容创造能力。
随后京东集团和腾讯集团联合发布“京腾计划”联手打造品商生意平台,借助京东的电商优势和腾讯的社交优势,为品牌商家提供包括精准画像和多维场景及品质体验等营销方案。
之后在线旅游巨头携程网实现对去哪儿的收购,彻底终结过去几年以来两大在线旅游巨头之间的低价烧钱战役。
粗看,这些互联网巨头的并购,对家电企业来说,似乎没有直接关联。如果说有一定联系的话,恐怕就是电商平台的场景更为优化,更具有购物的体验感。对线下实体店的冲击会更明显。当然,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寒冬也提前到来,大家也需要抱团取暖抗寒。
但是除了这些,笔者觉得不论是阿里对优酷土豆的要约收购,还是腾讯与京东的战略结盟落地,都对家电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扩张有着深刻地借鉴意义。
首先,互联网企业的开放意识。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透明开放,体现在对待扩张上也是相当直白,自己有什么短板说的明白,收购对象有什么优势可以补充,也是一目了然。反观家电企业的并购,只讲自己如何强大,似乎没有什么短板。收购只是自己“做强做大”后的必然,收购后对收购标的相对比较禁锢。
其次,互联网企业的心胸广阔。回顾历史,家电领域除了美的收购小天鹅后,小天鹅运营卓有成效外,其余被并购品牌几乎在几年后逐渐消失或者被边缘化,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并购后走马换将。反观互联网企业的并购,是让被并购者独立运营,品牌也是逐步壮大。比如这次并购后,阿里继续任命优酷创始人古永锵担任优酷土豆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再者,互联网企业的跳跃式发展路径。很多家电企业在发展扩张过程中,不喜欢,也不善于采用并购模式,而多采取自己重新建设的路径,形成了社会资源被浪费的问题,甚至成为自己强硬的竞争对手。互联网企业则是通过兼并收购,不再另起炉灶,不仅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每兼并一个就减少一个竞争对手,或者是实现对短板的弥补。
此外,互联网企业很好的融合意识。互联网企业在整合行业时,可以说是不拘一格,模式具有多样性。比如阿里,既有与苏宁的相互持股,也有像这次的全资收购优土,还有整体购买。只要为我所用,形式上并没有一定之规。而家电企业在兼并整合过程中,形式比较单一,不是购买后融入自己体系,就是将其边缘化,很少有推动其再继续快速成长的案例。
可见,在互联网时代,家电企业不仅是要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更重要的是学习互联网的思维和做事风格。不要整天喊着要互联网化,而在实际工作上与互联网精神背道而驰。很多传统企业家很是有叶公好龙的风范,嘴上张口互联网,闭口大数据,实际上的一些做派与互联网精神格格不入。
同时,家电企业也应该思考一下,在家电这样一个硬件制造主导的产业,如何学习融入互联网的思维和做法,把家电产业的整合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家从电产业格局来看,还没有形成像互联网行业那样超级规模的企业,进一步整合的空间还比较大。
从互联网巨头间整合扩张提供的经验来说,家电行业有进一步整合的必要性,也有新的整合行业的模式和手段!这也有望成为整个行业未来走出寒冬的重要生产力!(作者: 赵颂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