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中之重,在中国经济极力转型之际也亟需新的突破。当前市场整体在下滑,中国家电纷纷开始“走出去”,却又受制于核心技术的缺失,无法在国际市场获得足够的竞争力。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家电行业整体虽然摸着石头过河,而作为中国家电巨头的长虹,却通过立足白电的巧妙海外布局,成功实现了逆势增长。
核心技术+资源整合 剑指白电全球化布局
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时代的到来,提升竞争力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迫切需要。中国鼓励高端装备制造业建立具有持续创新发展能力的产业联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作为老牌电子消费巨头,长虹也希望其家电装备制造高端化,增强其在全球白电产业核心技术方面的话语权。
2007年,长虹强势入主当时已经叩开中东市场大门的华意压缩,整合资金、品牌等各种优势,形成具有规模优势、技术领先、产品结构丰富的全新华意,引领其不断扩大海外版图。此后,华意先后牵手伊莱克斯、西门子、利勃海尔、东芝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5%。
据了解,2015年年初,长虹旗下的华意压缩“新600项目”即采用工业4.0概念,可以达到单机换型时间10分钟,每0.8秒就能生产1台冰箱压缩机的高水准模式。通过这样的联合,长虹成功使华意的压缩机产品基本实现全球覆盖,而长虹则借此在压缩机领域完成了全球化战略布局,并在全球冰箱压缩机行业拥有实打实的话语权,为白电整体的全球化铺平了道路。
价值驱动+集群效应 成就中国制造海外“名片”
伴随着李克强总理的全球推广,中国制造得以在短时间内就集中舆论焦点,将品牌打向国际市场。可从整体来看,中国制造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的实绩并不乐观,而家电产业更是缺乏强有力的标杆型企业。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长虹步步为营,率先在家电的核心装备制造领域实现在全球市场的崛起。
长虹的全球化资源、技术和产业的集群优势使得华意在技术、市场、采购等方面的协同效果更好,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而作为冰箱产业链中最核心、最高端的装备制造业务,压缩机是长虹打造国际家电龙头企业战略的一步。随着长虹压缩机业务成为全球冰压行业第一,长虹未来发展将迎来新纪元——规模化驱动转型为价值驱动。届时,长虹在冰箱压缩机上将构建从定频到变频、从中端到高端、从绿色环保到高能效、小型化等多元的立体化布局,从而为整个家电产业的协同做大做强提供了参照和信心。
业内人士表示,长虹通过重点出击的方式,以最优策略换来了品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不失为中国制造全球化突破的一种好方法。大集团长虹带动国内制造业尖兵,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这带来的是中国制造的海外腾飞,也重塑了中国制造的世界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