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资讯

全智能化体验,真正给力的扫地机器人推荐

关键字:

扫地机器人
2015-07-24 21:10:27        作者:       来源:机器人秀
核心提示:科技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如今伴随着“花钱买时间”概念的盛行,越来越多人都不再愿意花费自己不多的时间去打扫卫生。那么跟昂贵的钟点工相比,不少消费者无疑会更倾向于选择一次付费可无数次使用、省心省事的智能扫地机器人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一款真正给力的家庭清洁机器人,它摆脱了传统扫地机器人噪音大、无规划式随机清扫、重扫漏扫等弊病,是一款真正的懒人地面清洁大师,它就是来自于台湾一线品牌Proscenic(浦桑尼克)旗下的Pro—JOJO专业擦地机器人。

       科技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如今伴随着“花钱买时间”概念的盛行,越来越多人都不再愿意花费自己不多的时间去打扫卫生。那么跟昂贵的钟点工相比,不少消费者无疑会更倾向于选择一次付费可无数次使用、省心省事的智能扫地机器人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一款真正给力的家庭清洁机器人,它摆脱了传统扫地机器人噪音大、无规划式随机清扫、重扫漏扫等弊病,是一款真正的懒人地面清洁大师,它就是来自于台湾一线品牌Proscenic(浦桑尼克)旗下的Pro—JOJO专业擦地机器人。
       浦桑尼克JOJO的外包装很简洁,开箱之后发现里面产品摆放规整,让人一目了然,产品配件齐全,里面配有两块清洁布,其中一块白色清洁布用干擦,一块蓝色清洁布用于湿擦,一个充电器,一个GPS导航器。

\

       外观方面,浦桑尼克JOJO整体形状方中带圆,超大的前置清洁区域擦洗面积更大清洁效果更好,这样设计正好适合擦地机,提高了擦洗的效率。正面上方三个按钮分别控制电源、干擦与湿拖,即便是爸妈那样电子产品一窍不通的中老年人也能够轻松使用。

 

\

       白色清洁布是专业干擦静电布,可以吸附所有灰尘毛发;蓝色超细纤维清洁布是专业湿拖吸水布,采用长短错落的独特倒钩式纤维设计,仿拖把增加摩擦阻力和摩擦面积,能够带走所有顽固污渍。

\

       浦桑尼克专业智能擦地机器人JOJO比较外观小巧,携带轻便,使用中发现JOJO拖地机器人灵巧的机身能够轻松进入家具底下、房间各个角落,可以更彻底的擦洗地板,不遗漏任何一块地方,机身后部还带有提手,使用结束后通过提手可以轻松把机器带走。JOJO拖地机器人超薄机身,在如桌椅底下等复杂环境下依旧可以出入自如。

\

       在清洁垫上装好干擦使用的白色干燥清洁布后,装好清洁垫把机器人放到地板,点击启动开关和干擦按钮,接下来机器人就开工了,机器按照设好的模式自己运行的很顺利,不一会儿就擦遍半个屋子了,此时白色清洁布上满是灰尘和毛发,真是不拖不知道,一拖吓一跳。

\

       下面就来使用一下浦桑尼克专业智能擦地机器人JOJO湿擦功能,换好蓝色浸湿的清洁布后,点击湿擦按钮,机器开始自动运行,回来沿着Y字形擦拭地板,使用过程中,机器人智能化很高,碰到障碍物可以自己调整,可以沿着屋角边缘擦洗,也可以钻到家具底下进行擦拭,不错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

       而整个清洁试验过程中发现,面对复杂的地面环境,JOJO也能够轻松应对纤薄的身躯在里面穿梭自如。同时工作时间也比扫地机器人出色不少,基本上能够保证3个小时的运行时间。

\

       湿拖模式下,JOJO采用进两步退一步的行径模式反复操作,感觉就像一个人跪在地上来回使劲的擦地板一样。据说JOJO仿造人工跪式擦地模式,通过加重拖地机的后座力来转化推进力,全部推进力由2个动力轮传递到专业清洁抹布上后,拖地机的拖布就不会如同寻常扫地机一样轻轻一拖而过。
       在换好蓝色浸湿的清洁布后,点击湿擦按钮,机器开始自动运行,回来沿着Y字形擦拭地板,使用过程中,机器人智能化很高,碰到障碍物可以自己调整,可以沿着屋角边缘擦洗,也可以钻到家具底下进行擦拭,不错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JOJO拖地机器人在湿拖模式下,经过了20分钟的地面清洁,抹布上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灰尘和细小的颗粒,说明它真的能够有效清洁地面,说实在的,我平时也经常打扫地面,没想到经过JOJO一拖,还能打扫出这么多垃圾,对它的清洁能力还是很满意的。

\

        体验总结:Pro—JOJO作为一款扫地机器人中的突破之作,不仅继承了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度,更是在清扫性能、清扫路线、噪音等各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对于现在扫地机器人千元以上的基础价位而言,这款Pro—JOJO不到两千的价格无疑相当实惠,也非常契合Proscenic(浦桑尼克)坚持中高端路线的品牌定位,对地面清洁有需求的朋友不妨留意下这款产品。

0
发表评论
更多热评文章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5 条评论)

(2 条评论)

(2 条评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4749号